在学校文化的变革中,确切的说,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中,既要体现一定的教育理论,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道德目标与知识,又要运用变革的理论,即充分考虑实施这种教育理论所要采用的政策、战略措施和机制,即变革的理论,而不仅仅是教育理论。

    第一,辨析并把握学校历史传统及文化个性,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重新注入价值理念,创新学校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构建一个结构更为合理、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特色更为鲜明体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诉求的学校文化,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原动力;学校的历史传统及文化个性包括学校的起源故事、创办者或创办时的环境以及此后主持其进程的那些人。通过发展的进程——危机与解决危机,内部创新与外部压力,计划与机遇发生——原初的概念被塑造和再塑造成一种传统与有特色方式的有机集合体。通过一所学校的全部历史,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事迹的陈列铸造出持久的记忆。

    第二,创新能体现所处地方文化及个性的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提升凝聚力,创造新的文化,从而再造学校传统。“文化并不限于遗产,它还通过创造和记忆得到丰富和发展。生机盎然的文化不能自我封闭;交流使之丰富多彩。”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艺术类。艺术类校本课程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为主,通过一项或多项富有民族传统艺术专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获得并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学会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个体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来说,其作用在于:通过艺术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美的感受、欣赏和创作的能力,陶冶心灵,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在艺术特色教育中,至少培养一项民族艺术特长,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科技类。科技类课程是从现代社会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培养创新人才双重目的出发,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学校学校教育而开发的校本课程。依托特色项目——科技“小发明”,开展多种科技课程学习,在培养科技特长的基础上,提高全体学生的科技素养。
 
 
 
 
    学科类。学科类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正式实施的某一学科为基础,围绕文化和价值等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而开发的课程。它和一般学科课程目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以掌握学科的系统知识及技能为中心,而是在挖掘该学科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意义,亲近文化,感受文化,特别是在经典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影响和张力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增进对文化的理解。总之,文化构成了学校生活自然而真实的一部分,并成为引导学校生活的核心价值和重要力量。
 
 
 
 
 
    体育类。体育类校本课程是通过某一项体育项目的开发,让学生在充分分享、体验运动的激情、快乐和幸福的同时,领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为美丽人生奠基。它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在课程实施中,在使学生获得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知难而进的品格,从而以积极健康、不畏挫折的心态面对生活。
 
 
 
 
    环境及健康类。该类课程突出环保主题,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作为环境教育的具体体现,环境类课程所确立的理念是“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